close

 

4/30中午跟貴社工作人員(一位女士)用電話談過「關於甜蜜蜜番外」由預購就有送,改成『限量』一事。

希望貴社在FB盡其所能地做好與讀者溝通。
以及,預購時如果伺服器過量的問題因應。
在美好的閱讀體驗外,也能有美好的購物經驗。


我提了很多建議,但果不其然,5/1下午三點開賣,也真如我及FB臉友所說的伺服器當機。
對此,我有些想法,不吐不快。也是因為貴社萬達盛是間新公司,在談話也非常友善,讓我感受到願意聽取建言的心。貴社的態度很好,也講了很多為難之處,網購消費者不結帳、或是訂單數量很多卻遲遲不結帳、如果預購不結帳,中盤也不能發貨。就此,貴社要有所取捨的來制定規則,不是指發貨給中盤,而是對於服務這件事情的理解。還有經營FB社群的用字等等。

 

中盤鋪貨的壓力,消費端服務的繁瑣,都是壓力。但今天做生意就是看到問題,解決問題。

 

如果有心做網路的服務,是該對於服務的項目及到多細膩,像是取貨付款等等雜項,該有所取捨。因為人力不夠(如果要漲價,就該聘用人力,常態或臨時性),經費不夠,所以更要找出讀者重點在意的,來做服務。這是中小性企業的唯一出路,資源用在刀口上。

 

不要找藉口唷!要想辦法,不要找藉口!

我們都知道有成本考量,也都知道出版業不景氣。但我則是個不喜歡光抱怨,也希望能提出解決之道,來改善問題的顧客。


我說了社群經營,即時與周到都不及正確及透明
也假設了伺服器可能會當機的狀況(如果漲價,該買單加大頻寬的成本),因為瞬間的爆大量訂單,加上下訂完成購買、選書、挑選購驚喜的套組等流程,結帳又是一個流程,尤其是跟信用卡端連線,絕對會導致伺服器頻寬不夠用,因為同時太多人在線上了,每個人的停留時間不等,尤其出版社平常不會用到那麼多的頻寬,不可能長期花錢在這上面,還有讀者被限量、預購字眼所刺激的恐慌,我建議是限定一段時間購買並完成付款的人可以有番外,但出版社考慮統計數量後,再發貨給中盤的時間,中午談完,我還在想可以延遲時間再周延些作法嗎,但晚上就宣布預購了.....。之後的事,大約可以寫成「那個5/1我們一起預購的于晴」吧!

 

如何不增加頻寬下,實行讀者分流:

頻寬有限就要分時段讓大家上線。
如果不遵守規定,就是讀者為難自己。在大家退出頻寬的時候,看得出來大家都是有心守規定的。只是怕買不到,因為說是限量了啊……..那何不採限時分流呢?

我的"分流"是讀者自己分流。看大家這次說退出就退出,真的是很乖呀!
大概也因為不是演唱會很在意選位那些的。

應該不需要改程式跟系統,只是出版社公告「預購遊戲規則」說:
「因為網站伺服器頻寬有限,無法同時多人上線,
請大家以身分證字號最後一碼為依據,做自主分流。
自主分流是指,假設預購開始到截止時間:
上午10時至12時,身分證最後一碼為1者及2者,請此時段上線購買。
12時至14時,身分證最後一碼為3及4者,請此時段上線購買。
14時至16時,身分證最後一碼為5及6者,請此時段上線購買。
16時至18時,身分證最後一碼為7及8者,請此時段上線購買。
18時至20時,身分證最後一碼為9及0者,請此時段上線購買。
20時至22時,循環回到身分證最後一碼為1及2者。

如是循環到剛好為9及0者....大家都會有兩個時段購買;海外時區不同者,也不一定要趕在開始時上線,而是可以選一個方便的時間。
美國或他國請以社會安全碼末一碼或其他當地(??證)為準等等。

錯過第一個時段,還有第二個時段。如果不遵守規則,可能就會大家一起承擔網站當機的恐慌情況。。。。

這樣分流上線購買,花費時間=5個目標群X2小時X2個時段=共計20小時,再預留4小時給「滑壘」拖到最後一刻下單的愛好者,愛滑壘的就會面臨與同是愛滑壘者的爆量下訂,致網站當機的風險。
一天應可以完成統計數量,限時卻不會拖太久,數量也可以控管

也需補充,完成付款的規則(幾天內算完成),則請貴社評估(因海外運費計算,也許是告知運費後三天內完成付款,而不是單純以下訂時間為起始點。國內則不適用),的確有喜歡拖延付款的顧客,但規則還是該制定的,相信大多數人都有心遵守規則。

如果貴社有更好的自主分流,或是這個想法可以刺激貴社想出更好的遊戲規則,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,用「創意解決」預購危機。
這有一點複雜,需要宣傳普及的時間。但本次預購廣告時間很長,貴社並沒有預期到此事,也沒有詳細的規則與說明,說法一變再變,本來不限量變限量,最後改成5/1~5/3預購者都有,我想請問這樣過程真的有比較好嗎?不過,問題如何解決才比較重要。

以上,是我看到海外的讀者說要熬夜搶預購,有人要換班回家搶購或是排開出門行程,結果卻同時面臨網路當機有感。

身分證分流一開始是用在政策動員,當想要針對議題抗議某黨立委時,1-2打電話給某某,3-4打給某某某。如是動員「同樣關心議題的一群人」,同時分散責任的,又會有效率的施壓。
都還可以完善的,只是需要時間宣傳,也需要負責者拍板定調。

 

這次江蕙演唱會事件就是因為,購票系統不是每場演出都會有同時大量且多人開搶,故此活動公司不會因此購置,可負擔同時大量人數的系統設備,或相關支出。
再來是,FB經營的細膩度有待加強,貴社傾向讀者來電詢問,我則看到很多朋友在詢問,為何放寬頻寬後,還是無法購買,因為兩個連結中,其一是缺貨狀態,只有從購驚喜的連結,才能順利完成購買,這是好心的讀友分享的,一堆人在問,小編不回答,卻是讀友回答的
..我也是藉讀友回答才得以順利購買,貴社似乎太小看網路的普及性,FB公告一次就有普及性,何致於致電貴社一對一的解答呢?


關於漲價
另外,我發現這次于晴的新書,比起上一本「神仙姐姐」來說,定價貴了50元。
成本....談錢傷感情,不談啊又似乎有點不實際,目前FB沒人反映,我猜是內心小嘀咕,或是想久久于大才出書一次,不需在意,還是大家都薪水有漲?我沒漲QQ

嗯~~~~@@"怎麼說呢?「徐直大姑娘」比「唯安小姐」晚一年多出生,而「徐大姑娘」定價多50元唷!可能是「徐大姑娘」順便帶了『甜蜜蜜番外姊妹』的關係....最理想是徐直大姑娘氣勢驚人,
親媽于大身價(版稅)當然是該漲的說。「徐直大姑娘」的預購優勢是,徐二姑娘暢銷在前+甜蜜蜜番外姊妹,聚集了大家的愛跟怨念;「唯安小姐」則是現代獨生女,也不排除出版社當時有心無力.....


出版是一個規模達到一個門檻後,量越大成本就越低。稍有社會歷練的顧客都會想到。但執行網購所支出的人力會非常非常多,查帳、包書、寄送那些,希望工作人員加班都有加班費。這種臨時性所需的大量人力,也只有增加臨時性人力,才能解決,但為何要解決呢?

 

因為讀者會希望快快收到書
因為讀者希望漲價的支出可以轉化為服務品質的提升,例如快快收到書、包裝用心等
因為如果不增加人力,忙中有錯,事後為了修補錯誤,賠上商譽…等有形無形的成本

網路的生態,每個人都是一個可以發聲的小媒體,一個有埋怨的客戶可能像我這樣寫信,期使與貴社溝通並轉化為進步,也有可能是在自己的部落格、FB、PTT抱怨…如貴社想經營品牌,一間新公司的品牌,與顧客之間的信用,這些好評、壞評都是會累積的。請慎重以待。
出版社加油,好嗎?
行銷是出版社的責任!
服務是出版社的責任!
銷售是出版社的責任!

網路口碑時代,消息很快,範圍很廣。
不怕你加錢,不怕你限時,不怕你限量,就怕你改口。

書好我們口碑推薦,服務好我們口碑推薦,交流過程中友善,我們也口碑推薦

我們願意或不願意加價購。
或是只希望那是限量贈品,只有我有,別人沒有,還要免費
在這個互動很快速的網路時代,做個小調查,
這也是行銷戰的部分了,調查中也有口碑,也有廣告效果。
從調查開始,就是行銷,也許以前神秘,現在可以來個透明。

在這些互動裡,很真實,也會凝聚我們對出版社的感情。
會以實際行動支持出版社。

出版社用心想做好事,就再多想想讀者吧。

也因為是讀者花錢,才要求出版社更周到。

「漲價」同時要有好的服務與品質提升,形成正向循環


舉例,這次大爆量,需要人手包裝,漲價的現金收入可以支付在聘用臨時人力,加快出貨。對讀者來說,則是本來預計要等十天的書寶寶,三天就到了,就是漲價對服務品質的改善,明顯的好處回給讀者。

而這次的調整定價,我想很多讀者,會視為因為包含甜蜜蜜番外,所以訂價較高,這也加深了讀者,『我多花錢番外更要勢在必得』的心態,即使于大說會有免費番外在他本人的部落格,預購還是熱銷,由此可證,讀者在意的東西,是調整價格後是否有隨之而來的『價值感』
再談到價格與價值,如果漲價,要漲得有價值,讀者心甘情願,首先就是作者的版稅。
漲價是為了能在廠商(
及他的供應商=作者)與消費者,甚至是勞工,創造雙贏及三贏等。但不是漲價後,仍以老方法服務顧客,或是找盡藉口說,為了成本所以漲價。

管控成本是經營者的要務,但不是唯一,應優先致力於產品品質及客戶服務

讀者碎碎念(我的朋友,從感性系列開始的讀者):

我覺得喔

你的漲價要合乎常理

你的封面美觀  +  作者是大手

或是本數或字數超過正常值

你用一般風景當封面 然後是小作者寫書  一本書300  你會買嗎

不會啊

但如果是于大  我會買  但會私下碎碎念  覺得出版社不珍惜作者

但如果像這次  于大的文筆+德珍的書封  350我覺得算合理

但其中有多少是反還到作者身上  這是個問題

因為版稅而漲價  我OK啊
關於定價與行銷
日本的漫畫,美國的小說,都是用很差的紙質,視為一次性消費。書很容易發黃,很輕,帶著走或丟掉都不心疼。等到很暢銷或是作者身價確定,日本會出文庫版、美國會出精裝書。專門給讀者收藏,紙質好,考慮收藏性等等的設計,那個時候讀者也都被宰的非常心甘情願。

他們對書的定位不同,甚至是同一作品階段性的不同,得獎前得獎後等等,來做出版。
其實也可以作為新人定位、有知名度作者的定位不同。(當然,美日也有他們的困境,也不一定可以套用到台灣來,但可以參考)

我很喜歡某齣戲,講劇團排戲,每個劇團都會遇到票房問題很棘手,但女主角很樂觀的說「先把好朋友變成觀眾,再把觀眾變成好朋友」

書價是唯一的考量嗎?故事好就夠了嗎?


我想有沒有放對「位置」、「找到讀者」很重要。
新人的做書規格比照有名氣的作者但賣便宜一點,或是有名氣的作者就賣貴一點,是補貼小作者嗎.....@@""""這樣說難聽點,是消費有名氣的作者,及其支持者來補貼出版社的營運不良。希望貴社不要給讀者類似印象。

怎麼解決呢?為了言情小說更好。
1.口袋書,我以前以為不會有人買49的便利超商口袋書,最近上二手書網站,看到很多人拋售。原來這真的有市場啊!一個以為自己不買,東西就沒市場的偏見。其實應該是打開非特定看言情小說的市場,「來交新朋友」的作戰。或是言情小說再定位,我個人實在不愛人物封面,因為看起來很像言情小說,言情小說是通俗文學,但又細分成一個特定的類型小說,偏偏這個定位,又使得它的地位更低下,一種大眾偏見中愛好幻想的女性才會看的小說類型,國外作者致力於提升羅曼史的地位,使羅曼史的讀者更多元,不只是女性讀物,不只是租書店讀物(現在租書店也一間間倒),似乎是該考慮新的定位,新定位則影響通路策略。
2.套書,母雞(有知名度的作者)帶小雞(新人)的套書主題,真是懷念,「老朋友與新朋友的主題聯誼」。
我想主題會帶動閱讀的,我這幾年因為電視太難看,只好進劇場看戲,國光劇團某年的秋天公演是「秋後算帳,譴責負心」,其實沒那麼多負心漢啦!但把拋棄養父母的也算進主題裡,套票打折則是老方法。(今年主題是"來談戀愛吧")

3.口碑:假設"母雞"這次套書不參與,但看過書稿,願意作序及發文推薦。讓母雞以不同形式帶小雞,應該不會涉及作者間的利益衝突。我還蠻依賴跟信任作者推薦的,作為我找書的依據,現在文案實在是有點虛無飄渺。

(後來我才知道于大跟席大有在官網推書,但當時搶預購殺紅了眼,找不到。再後來還是找不到,可能我是笨蛋。只好請朋友找到所推的共三本書的頁面,我深覺,口碑推薦應該更顯眼一些。請出版社看看這三本書的行銷量如何,如果已經很好了,是我個人眼殘,如果不好,請考慮官網的版面是否可以更顯眼的作者推薦版)


4.
書評:要提供試閱給不同的人(也許是固有的言情小說讀者部落客+不同領域的部落客,我追的某政治評論家,曾立志當言情小說家,應該是有看小說的),同樣都是寫文推薦,但主要是帶領其他領域讀者認識言情小說,「去認識新朋友的朋友」。
中國因為這幾年原創大盛行,衍生出另一個職業,"書評產生者"幫讀者形容、介紹、評論,但不是文案喔!
書評本來是讀者自己寫,作者則非常鼓勵讀者寫書評,也是帶動閱讀,後來變出一個職業是書評,因為有的有收一點金額,可算是職業了。
但想想美國日本都有書評刊在報紙上,可見讀者需要書評,書評對出版有良性循環,雖然對作者不一定,因為會影響寫作佈局。

書評=推坑文!推坑文!推坑文

5.讀書會:台灣西洋羅曼史先面臨了市場的低谷,但有群台灣的愛好者,自己架了網站,從盜版時代開始建起資料庫,討論區等等,甚至有版聚,閱讀是種習慣,說難聽一點是癮啊!只是要找到讀者他們,所以是「找回老朋友」。

目前官網的設計是只有自家出版社的書,討論風氣帶不起來。


書要賣往往是開拓了"非"原本(支持單一作者或偏愛單一類型)的閱讀群,所以是該開拓新的閱讀者,培養他們。怎麼推呢?這就要講書店了,這幾年日本獨立書店也非常難做,因為大家都去網購了,但有一間書店他接了很多訂單,而且大家都願意等他慢慢出貨。訂單是「一萬元日幣,請在這個金額內推薦一些書給我」,據說大家也非常滿意,訂單更是接不完,網購是做不到這個的,這是人的服務啊!
用心服務,還是會有收穫的。
今天讓"金石堂"來個「作者開書單」的折扣季之類的,聯合多間出版社跟作者,不拘於自家的書,會比較充實可行。

 

我的老師要我不要光抱怨,還要學著提出解決,但畢竟笨笨的,只好偷學別人的創意。
出版社也是人構成的,可能真的太忙沒辦法想,人忙起來很多不周到,只要願意聽,我就會反應,我是乖乖寫問卷的那種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預購讀者    寫於2015/5/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萊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